第三百四十八章 棋高一着(1/4)
二月十二日,闽督郑森开始挥军对大治县发起进攻。>
梯冲乱舞,四面环攻,箭矢交加,城池上下,昏天暗地。>
首战,即令清军震撼。>
闽兵如狼似虎,前赴后继,英勇不绝。>
铁山之上,清军参领呼尼牙罗和欲策应县城主力,但被明军王得仁率军阻截。>
明军攻势之猛,超出了清军的预计。>
陈泰遂发城中民壮,登城作战,以消耗明军。>
墙垛之后,血泥累累,城墙脚下,伏尸重重。>
郑森亲自走马阵前,激励各军。>
陈泰也亲自坐镇城楼督战,清军奋起还击,击退了明军全部的进攻。>
樊口。>
总兵金声桓驻军在此,堵御武昌之敌,以防其南下支援大治。>
王得仁已经遣快马送回了前线军情,金声桓知晓闽督郑森已经在围攻大治,于是在樊口镇加强守备。>
副将汤执中的战死,令金声桓萎靡多日,他知道是因为自己贪功冒进,被清军抓住了战机,以致汤执中殒命。>
金声桓陷入了深深地自责之中,汤执中乃他左膀右臂,失之令人有锥心之痛。>
樊口镇四周,有土墙环绕,金声桓又督军增筑敌台四座,警戒四方。>
镇外,有河流环绕,以为护城。>
清军瓦尔喀部就屯于西北五里,泽湖与长江夹道之地。>
两军斥候已屡屡交锋,忽有胜负。>
瓦尔喀原本的任务是牵制金声桓部,但现在,自金牛镇撤离的参领苏拜率部,已经与他汇合。>
苏拜带来了陈泰的部署,得知参领希福正率军自黄东南向樊口进军,瓦尔喀大喜,四万人马会攻樊口,他还是有信心拿下金声桓的。>
十二日午时,瓦尔喀率军出营,向樊口进军。>
明军夜不收第一时间发现了清军动向,急忙回报樊口。>
金声桓得知清军出动,心中一惊,匆忙调集兵马,准备迎战。>
他令参将宋奎光与刘一鹏领军一万,列于镇西土墙之外拒敌。>
又令参将郭天才、何鸣陛、盖遇时分率兵马守备四面。>
自己率部三千,列镇西土墙之后,策应宋奎光与刘一鹏。>
斥候报敌军约三万之数,金声桓便知道鞑子敢来进攻,一定是因为增兵了。>
他变得谨慎起来,虽然鞑子自西面攻来,但还是在镇子以东布置了三千人马守备,以防万一。>
明军刚刚列好阵势,清军马步军便滚滚压来。>
苏拜领军一万在前,瓦尔喀领军两万在后,三万大军,尽数出战。>
明军参将宋奎光与刘一鹏见敌强我弱,心中皆有动摇。>
金声桓亦是面色阴沉,敌众我寡,且对方有一万镶黄旗精锐之师,此战凶危,实难预料。>
但不论如何,他必须坚守住樊口。>
否则这部鞑子若是南下,大治便有溃围之机。>
金声桓见部下有怯战之心,于是传令全军,怯战者有不赦之诛,拼死者有不吝之赏。>
他发亲兵三百,前出督战,又取金银数万,陈列土台之上。>
所部兵卒见状,军心遂定。>
清军参领瓦尔喀见明军意欲坚守樊口,心中盘算一番,觉得强攻不易。>
正发愁之际,参领苏拜打马而来,向瓦尔喀低声密语一番,瓦尔喀大喜,遂从苏拜之言。>
不久,观望敌情的金声桓发现,清军竟临阵分兵,主将大纛向南而去,阵前只余万余兵马。>
金声桓脸色铁青,鞑子这是在逼他出战。>
他若是不战,这两万鞑子南下支援大治,局势平添变数。>
他若是出战,鞑子兵强马壮,己方恐非敌手,野战有覆灭之险。>
清军这一分兵,让金声桓陷入了两难境地。>
阵前,参领苏拜正密切注视着明军军阵。>
勒马在阵前来回走动,不久,明军忽动。>
犹豫许久的金声桓还是决定,出兵一战,以求吸引清军主力回救偏师。>
哪知这一动,都在苏拜预料之内,只见苏拜会心一笑,挥兵出击。>
明军参将宋奎光与刘一鹏并肩向清军杀去吗,两人皆知鞑子精锐,于是合兵进击,猛攻鞑子阵中,欲直取敌将。>
苏拜见状,也不畏惧,勒马迎战,很快便与两人战在了一起。>
宋奎光与刘一鹏联手力战,但也只与苏拜打了个平分秋色。>
两人不禁心惊不已,这虏将竟如此勇猛!>
苏拜以一敌二,爆喝连连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请记住【明末: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】最新更新章节〖第三百四十八章 棋高一着〗地址https://wap.v377.net/402_402121/3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