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八章 棋高一着(2/4)
,将宋刘二将吓得连战连退。>
清军悍卒远以长弓点射,近以清刀搏战,配合默契,进退无间,宛如浪潮一般,摧枯拉朽,将明军的攻势轻易化解,并且反压过去。>
金声桓见己方兵马非清军一合之敌,心神大震,渐生惶恐。>
宋刘二将游走力战,苏拜甚烦,遂麾下骁骑两员,前去斩将。>
苏拜自率兵马前去,追逐明军。>
宋刘二将被清军骁骑校纠缠,左右援救不及,陷入了清军围攻。>
这时,战场上的明军被清军气势压倒,一触即溃,就像是鸡蛋碰上了石头。>
金声桓愤而捶墙,面对清军精锐八旗,自己的兵马还是难支一战。>
也只有王得仁麾下的精锐或可有与清军野战之力。>
一万明军被苏拜击溃,在樊口守军的弓弩掩护之下,退入了镇子中。>
清军没有急追,而是适时收兵回营,十分谨慎。>
宋刘二将血战突围,侥幸走脱,身负重伤回到了镇中。>
首战大败,明军仅收容残兵不足三千,实力大减。>
金声桓再无出战之力,也无战心,于是下令各部坚守土墙,倚靠敌楼拒敌于镇子之外。>
苏拜陈兵于樊口之西,耀武扬威,十足挑衅。>
守军皆愤慨,然无可奈何。>
就在金声桓以为清军得胜一阵,主力南下,便会善罢甘休,却不想,正当他准备去看望重伤的宋奎光与刘一鹏时,镇子东面,传来了攻杀之声。>
金声桓又惊,这时,镇东守将何鸣陛遣兵来报,镇东忽遭敌袭,十万火急。>
容不得多想,金声桓手下已无预备兵马,仓促之下,只能点起亲兵三百,又召敢战之残兵数百,共千余人支援何鸣陛。>
镇子东面,清军已经杀上了土墙,正在与明军争夺。>
守将何鸣陛率军血战,短短一炷香间,土墙已经反复易手数次。>
明军顽强抵抗,可清军数量众多,终是敌众我寡,被迫退却。>
金声桓赶到时,何鸣陛正在率残部与清军巷战。>
这时,镇北守将盖遇时率军三千来援,开始从北翼袭击清军。>
清军无备,稍显慌乱,但很快便分兵反击。>
不久,镇南守将郭天才领军来救,明军万余,与清军展开了缠斗。>
这部清军,正是从黄颡口镇前来的清军参领希福所部。>
希福明白大治形势危急,必须速克樊口,于是赶到樊口东南休整了两个时辰,便直接发起了进攻。>
恰逢明军先败了一阵,士气低落,兵力不足,被清军一鼓作气,突破了土墙,杀入了镇中。>
巷战,拼两军兵卒之力,可希福所部,都是镶红旗老牌精锐,金声桓久战必败。>
闻镇子中的杀声震天,苏拜知道,一定是希福杀到了,于是抓住机会,自镇西发起进攻。>
明军守军三千,胆气已丧,再加上镇东失守,见清军杀来,直接溃逃。>
金声桓闻亲兵来报,镇西崩塌,清军正向后背杀来,悲愤大怒,连斩两员虏兵,命诸军汇合,向南突围。>
参将盖遇时主动留下断后,领所部兵马三千死死挡住了追击的清军。>
金声桓与参将郭天才、何鸣陛携残兵败走樊口之南,狼狈不堪。>
苏拜领兵杀到,与希福合力攻杀明军断后兵马。>
盖遇时力战而死,所部亦皆捐躯,樊口遂陷。>
金声桓南奔,知铁山有清军把守,遂转向西南,往泽湖东岸的樊港暂避锋芒。>
当他一路奔逃,在黄昏抵达樊港之时,却是愣住。>
樊港之外,清军早已恭候多时。>
清军参领瓦尔喀勒马上前,对愣在原地的金声桓遥遥喊道:“金督镇,复降乎?”>
金声桓闻言恶寒,两肩微耸,低眉怒目,却是半晌无声。>
瓦尔喀的戏谑之言,令他心中羞愧难当,愤怒不已。>
去路被阻,断无逃生可能,正好残日照水,金声桓长叹一声,举剑横于颈上,大笑回应道:“吾国尚在,岂能再降?”>
说罢,便挥刀自刎,死于樊港。参将郭天才、何鸣陛亦饮刀相随,不肯屈膝。>
所部残兵见主将自尽,遂降。>
瓦尔喀却是不纳,令麾下兵马将明军降卒尽数坑杀于樊港之南。>
于时,参领苏拜率部守樊口,参领希福率军南下铁山,与参领呼尼牙罗和会师。>
阻击铁山之兵的王得仁部压力骤增,便知有援军到来,急报闽督郑森。>
郑森得知铁山有敌援军来,不知援军虚实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请记住【明末: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】最新更新章节〖第三百四十八章 棋高一着〗地址https://wap.v377.net/402_402121/3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