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穿越太行(3/4)
呢!拿没有的、假的,硬说是有、是真,这就是迷信与唯心。不信有神的人往往用“看不见”来欺哄自己。试想,看不见的东西有多少?最高的山,最深的海,最北的北极和最南的南极,地球的核心以及千千万万的事物,我们都没有见过,为什么我们信它们是存在的呢?没有看见过的东西,我们怀疑它的存在,这倒不太奇怪,最奇怪的是我们去否定它!这是何道理?师弟如此铿锵有力的质问,让那帮年轻人哑口无言。后来不知这事儿怎么传到了省里,一下子事态严重起来,在报纸上讨论起庙宇的信仰和当下社会迷信关系。结果是这资寿寺就被封了。”
“还有这种事儿?儒释道都存在几千年了,难道让几个学生一吵吵就成迷信了?文革初期也就是串联而已,怎么后来会闹到打砸毁了?”吴子仁有些不相信,对这十几年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不仅不知道,甚至都难以置信会发生。这个时候他忽然想起家乡,想起老娘和媳妇孩子在这场运动中会遇到什么,或者遭遇不测?
慧超法师仰天长叹,天空中飞来一只孤雁,回应着孤寂的长鸣。徐秘书看着这一幕,心里替这些出家的老人哀叹。
吴子仁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,似乎之前思念家乡都是一种假象,他还停留在十年前那样一个社会氛围内。
正在他们谈论着的时候,不知何时有两个中年人已经爬上山来,正要往资寿寺上进去。
“同志,你们是干什么的?寺里没人。”慧超法师赶紧向他们询问。
“啊,老同志,我们是考古队的,发现这儿有座寺庙,就顺便想上去看看。谁是这儿的看门的?能打开门让我们看看吗?”有一个人说话了,还要想着继续往上进去。
吴子仁一听话音,感到是那么的熟悉,那么的亲切!这不明显是自己家乡的声音吗?十几年来,从来没有听到如此动听的声音了。
“敢问这位同志,您是哪儿地方的人,怎么听着好像是我家乡的人?”在一旁的吴子仁突然冒昧的问了一句,就连慧超法师也是没想到他会说话。
“是吗?听着也耳熟,不知您是哪儿的人?”那人也觉着吴子仁的声音和他相近,但还是有些不同,就问。
“三省交界的冀南边上的东郡府知道吗?”吴子仁赶紧回答。
“知道啊。我们是干考古的,当然知道东郡府了,宋朝时开封府的陪都北京,历史上大名鼎鼎的。不过我们是河南安阳的,也是历史上有名殷城,中国八大古都之一。”那人说起历史,有些炫耀自己的知识渊博,要有个比试高下的意图。
“啊,安阳的。这话语都差不多啊?”吴子仁有些失落,但还是不死心,问了一句:“您知道东郡府怎么走吗?”
“呵呵,我们就是在野外搞这行的,怎么会不知道回去的路?您是想怎么着?”那人问。
“这位是从五台山上下来的吴大仙,吴先生,他从家乡出来的早,不知道回家的路了,能否和你们一起走?我是护送他回家的,要是可以的话,我就完成任务了,可以回去交差了。”愣儿吧唧的徐秘书忽然就接过话茬,问了起来。
吴子仁听了,不由得囧了一下眉头,没想到这个徐秘书会嫌弃自己,不情愿送回到家。更可气的是犯了他算命行道的忌讳,冒冒失失的就给他人透了太多的信息。
“好啊好啊!我们出来也好多天了,这山西晋中大地有太多的历史,文物考古,实在是收获不少。正好要回呢。我们有车,把你送到东郡府没问题的。”那人很是热情,一口答应下来。
“善哉善哉!你能在这深山里遇到家乡人实在是不易,是不是天意使然,神明相助,全在慈悲为怀,因果报应。莫道因果无人见,远在儿孙近在身。不信吃斋多修积,但看眼前受福人!”慧超法师一直在观察,闻听眼前竟是吴子仁的老乡,又见他们相谈甚欢,好心相助,便喜从心来。
慧超法师热情地招呼几个眼前的人要到他屋里歇息,准备吃饭,还不忘口中念念有词:“三世因果说不尽,苍天不亏善心人。大众发心广劝化,印送此经吉星临。”
那两个考古的人听到眼前的老者吃斋念佛,便已猜到他定是这资寿寺的人了,赶紧施礼:“敬问先生是这寺庙的何许人?”
没等慧超法师回答,吴子仁已经安耐不住,拉了那人一下,悄悄说:“此乃资寿寺住持慧超法师!德高望重,知识渊博,你们做考古的遇到他,那是赚到了,何愁讨不到好东西?”
那人何等聪明,早已心领神会,赶紧再次施礼,口中念念絮叨:“三生有幸!我们考古队让我们俩前来晋中大地考察,说这儿是‘和’文化的发祥地,魏绛和戎彪炳千秋,提倡民族和谐、和睦、和平,以德服人,以仁施政的理念。还望老法师赐教,为我们做好民族团结政策给予指导!”
另一个中年人赶紧解释说:“各位前辈好,这是我们文保所的李所长。”
慧超法师也是赶紧施礼,双手合十,面露喜悦说:“领导好,看来寒夜即将过去,春天就要到来了。我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,博大精深,本应继承和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请记住【眼眸中那一抹光】最新更新章节〖第123章 穿越太行〗地址https://wap.v377.net/422_422399/134.html